优化简历已经成为许多毕业生的求职敲门砖。(摄影:方圆记者 张哲)

  大四的张天宇面临毕业,如何找到一家心仪的公司,成为她的生活主旋律之一。

  在张天宇的电脑里,有一份被精心优化修改过的简历。经过简历优化师齐昌修改之后的简历,一眼就能够看到张天宇的个人情况和其所擅长的事情。

  最后,张天宇收到了7份面试邀约,全是耳熟能详的大公司,那份优化过的简历,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为她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底气。

  和张天宇一样,工作一年之后的巩悦因为同事购买了不错的简历优化服务,她也在电商平台下单找到了一位简历优化师。寻找简历优化师的过程并不难,只要在平台上搜索“简历优化”这个词条,可以找到两万多条商品信息,且大量店铺月销量已过万,这表示,在广阔的求职市场中,具备简历优化需求的人数众多。

  在大众视野中,从事“简历优化师”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。2021年,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909万 ,比去年多出35万人。求职人数持续上涨,求职信息也随之膨胀,一页纸的简历愈加和一个人的新出路紧密相连。

  像齐昌一样散落在各大网络平台和招聘网站中的简历优化师,成了求职者眼中的帮手。一个好的简历优化师,可以帮助求职者优化、修改简历,帮助其最大程度接近梦想岗位。

1

  定制“简历优化师”

  齐昌在做简历优化师之前,在一家不错的广告公司上班。后来,有学弟学妹找齐昌寻求简历修改意见,他也开始将自己修改简历的案例分享到网上。随着内容点赞、评论数量开始上升,齐昌逐渐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价值感。

  祝开心是在2016年开始从事简历优化工作的,转行前曾做过3年人力资源工作和4年企划经理工作。

  他说:“起初,简历优化这项收费服务仅出现在招聘网站中,旨在帮助提高应聘者的录取率,而优化师多为从业多年的HR。而现在从事这项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他们开始在媒体上分享优化经验并自行接单,把自己变成了‘简历优化师’。我觉得我们的工作逐渐被优化了,变成了一种新兴职业。”

  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像齐昌一样的职场人,“但是要把优化简历的工作专门做成一项事业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一方面是个人的综合能力要强,另一方面还要考虑是否盈利。如果不盈利,很难有很强的动力做下去。”

  在权衡利弊后,齐昌还是决定辞去工作,成为一名全职简历优化师,靠自己在自媒体上获得的流量和修改简历的专业技巧来吸引客户。

  让齐昌感到意外的是,简历优化师的市场缺口不小,全国各地求职者纷纷通过网络找到他。其中有金融岗位的求职者、互联网岗位的求职者,还有传媒岗位的求职者等。客户的专业和需求五花八门,其中不乏身在国外的留学生。

  由于求职者情况各异,简历优化这门服务逐渐带上了个性化定制色彩。齐昌说:“每个订单我的收费标准为200元至500元不等,价格随求职者的工作年限和经历繁简程度进行浮动。”而现在整个市场上也以类似标准收费,但价格范围更广,低至几十元,高至千元。

 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,“优化”的标准和过程究竟是什么?“匹配度”,齐昌提到这个词。面对一份未经修改过的简历,齐昌总是秉承这第一大原则进行操作。

  在齐昌看来,简历优化的第一步就是将对方的真实经历进行筛选,挑选出和职业相关的亮点,放大或缩小内容占比,最大化提高岗位和经历匹配度。

  他习惯打一个长电话摸清客户的详细需求和全部经历,在二者间找到牵引线,10分钟到30分钟的电话沟通像采访般发问,以便在短时间内挖取更多信息。

  信息聊透,齐昌便开始着手修改。每一条信息的删减,都为提高匹配度服务,个性化定制特点也就此凸显。此外,精练语言、量化成果、优化排版等细节也都在齐昌修改范围之内。

  对齐昌而言,表层看来是将求职者经历和岗位进行对位,实则是调和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信息不对等的矛盾。许多应届毕业生涉世未深,对于用人单位的情况了解不够,在制作简历时会遇到很多问题。

  “在我修改过的简历中,80%都是应届生,20%是工作年限为3至5年的在职者,只有极个别时候,才能见到工作多年的客户。”

2

  优化中的信息偏差

  齐昌善于从求职者身上挖掘一些平平无奇的闪光点。“曾经有位新闻学专业的客户给我发来一封简历,简历排版混乱、内容不足,看不出重点。但在和对方交谈之后我发现,有很多经历都没有写进去。在一步步优化之后, 修改后的简历内容变得相对充实。”

  齐昌觉得基于事实出发的模板和语言包装也是优化的一部分,像是化妆师根据骨相,可以把人物特点进行妆容的塑造。一般经历丰富的人简历会相对好操作一些,因为有许多内容遴选的空间,修改起来更顺心。

  齐昌经常会遇到不同客户,有的客户经历匮乏,这时往往要花大量时间挖出和应聘岗位匹配的经历。如果实习经历较少,就拣最匹配的重点阐述,从未实习过就得向里挖校园经历。

  也有一些经历比较丰富的顾客,会责怪简历改动地方不多。齐昌理解他的想法,却无法认同,因为那位顾客的经历在他看来全都对应岗位需求,这似乎是个性化定制的缺点之一,由于改动因人而异,无法确立统一的行业标准,求职者和简历优化师之间的理解差异就有可能催生矛盾。因此齐昌觉得优化简历是一个需要花心思去做的事情,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功底。

  巩悦从事的是金融工作,看到前同事通过简历优化成功斩获多个Offer,其中不乏top级别金融公司,这让巩悦十分动心,她也想为自己寻求更多的职业机会,于是找到了一位简历优化师。

  一开始,为了收获心仪的岗位,巩悦在填写资料时把能想到的内容都写了进去,本以为能够很快拿到一份优化好的简历,但让她失望的是,对方表现得很不专业,不仅临时更换了简历优化师,还出现了简历中英文拼写错误的情况,这让巩悦很无语。最后,这份简历没有收获一份Offe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