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,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。”

提现服务联系图片中客服QQ         咨询电话18052232749

 

  看上去,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着,这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,但是细细回想,却感到异常沉重,因为活着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话题。

  余华的小说创作极具感染力和穿透力,其中小说《活着》就是一部最为典型的作品。“活着”这个词,本身就充满了力量,小说《活着》以最淳朴的乡土语言,刻画了一个关于“活着”的最为真实和残酷的世界。

  

  在中国,关于“意象”理论,《周易·系辞》中有“立象以尽意”之说。在西方,美国诗人庞德称:“意象是一刹那间思想和感情的复合体。”

  “死亡”与“荒诞”构成意象,这是个体对生死感受的一种情感诉说。《活着》小说作品以主人公富贵为线索,为读者叙述了一个荒诞的人生苦难故事。

  ▲ 苦难书写

  富贵本是一个地主家的大少爷,却因为好赌而败光了家里的家产,父亲因此抑郁而死,母亲、妻子和孩子也跟着受苦受累。当醉生梦死的享乐生活已不复存在时,富贵面临的惩罚正在一步步逼近。面对苦难,他开始渐渐觉悟,慢慢担起了家中的重任,但是即便他已知悔改,生活对他的惩罚依旧没有消退,甚至愈演愈烈。

  

  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贫苦人生后,富贵看着身边一个个最亲的人离他而去,当最后仅剩他一人活着的时候,他依旧选择了“隐忍”。

 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,一个渐渐衰退死亡的过程,但是能在这失去的路上活得如此坚定,这又是该有多大的勇气和毅力才做到?

  “富贵”,一个意义非凡的名字,“活着”一个平凡的词语,富贵的一生,没有像他名字一样活得大富大贵,反而活得悲壮可泣。富贵,在悲剧的人生路上渐渐明白活着不易,因而更加奋力地活着,在他身上,人们看到了旧时代苦难岁月里的伟大农民形象。

  

  ▲叙述视角

  小说《活着》以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进行行文,通过主人公的自述口吻来讲述人生。可以说,这部小说即是个体本身对生活的内心独白,也对残酷人生的呐喊。当然,这样的呐喊却并不像鲁迅作品中那铿锵有力、澎湃激昂的陈词一般,《活着》中的文字叙述如溪水般的平静,而其朴素的乡土语言背后,却带有极具的张力,一种催人泪下的张力控诉。

  

  ▲荒诞意象

  马丁·海德格尔曾说“死作为此在的终结乃是此在最本己的、无所关联的、确知的、而作为其本身则不确定的、不可逾越的可能性。”

  小说《活着》的死亡带有一种非比寻常的荒诞气息,而这种荒诞超越了悲。如果说荒诞是一种展现人与社会,人与自然的最深矛盾,那么,《活着》的荒诞意象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凸显和展现,这种荒诞色彩和《等待戈多》的荒诞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处。

  《活着》中体现了的是一种荒诞的死亡。(1)小说中,富贵的儿子是被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至死。(2)富贵的外孙,是因吃了过多豆子而被撑死。可以说这些死都是非自然的,荒诞的。

  ◆因抽血过多而死,折射了一个“官本位”的社会,在那样一个荒诞的大环境下,普通个体该如何生存,如何活着,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。

  

  ◆因吃了过多豆子而被撑死,这听起来非常可笑,但是它又如此真实。在那么饥荒年代,百姓物质资源严重匮乏,由于长期处于食不饱腹的状态,因而人们见到食物就狼吞虎咽,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驱使。贪食行为虽然看似荒诞滑稽,但在那个年代,却有无数的人在做着同样的事情。

  

  小说的最后,富贵买了一头牛,并给它取了一个自己的名字“富贵”,自此,富贵孤苦伶仃地和一头名叫“富贵”的牛生活在一起,这又是一件多么荒诞的事情。

  ▲福贵的人生哲理

  《活着》主人公富贵的一生充满了坎坷,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。从年少时的家庭富裕,衣食无忧,到结婚后的家道中落,再到父亲离世,母亲疾病缠身;最后到儿子失血而死,女儿难产而死,妻子病重而死……富贵历经了无数的悲欢离合、生离死别,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家庭变故之后,他更加明白了苦难本身蕴含的意义,更加明白了人生活着的意义。小说的结尾,这样写道:

  老人和牛渐渐远去。老人唱道少年去游荡,中年想掘藏, 老年做和尚。我知道黄昏正在瞬间即逝, 黑夜从天而降了。我看到广阔的土地和袒露着结实的胸膛,那是召唤的姿态, 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, 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。

  从富贵的人生经历来看,荒诞与孤寂伴随着他的一生,但是小说的最后给人带来了一丝的温情。老人所唱道的是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,透过话语本身,读者看到了一个坚强的老农形象。

  

  死亡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命运,它只是或早或晚到来而已。此外,死亡不可预知,没有谁知道自己何时、何地,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人间。人生在世,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如何去活着。

  如果死亡对死去的人来说是一种永恒,那么,对生者而言,则是一种悲痛的失去。富贵见证了各种荒诞的死,经历